万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万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践行共创共担共享,推动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形成“低风险、中回报、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私募机构。

联系方式

陈爱莲代表建议: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

浏览量:2920 2022-03-07 00:00:00 来源: 万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是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通用航空制造业是航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主攻方向之一。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是构建完备的航空制造业体系、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培养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纲要》和《意见》要求,做强并完善通航制造产业链,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通航制造产业生态圈,亟需搭建通航制造业公共技术及服务平台,推进产需对接,促进通用飞机制造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交流与研究,提高关键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现状


一是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使我国通航产业取得快速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2021年民航局官网发布的《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通用航空领域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给通用航空产业带来了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系列关于促进通航产业发展和低空空域改革的政策,各地方也出台了关于航空制造业发展、航空物流等方面的政策,为通用航空制造业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通航区域市场前景广阔,全国各地争相发展通航产业,航空产业园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最发达、城市群最集中的长三角和机场设施良好、航线网络发达的珠三角等地区具备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良好环境。

二是通航整机制造技术有较大提升,面临规模发展机遇。中国在全球通航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整机制造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都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主要的通航整机制造企业为中航工业下属的中航工业直升机、中航通飞,以及浙江万丰、湖南山河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国内通航制造业发展较快的领域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直升机和中小型固定翼飞机,在各地航空产业园的通航制造业布局中均有涉及,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从2013年起,通用飞机的数量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机队规模和在册航空器数量稳步增长。根据中国民航局最新发布的《2020年适航司年报》,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为4165架,同比增长14.4%,但通用航空器制造商,尤其旋翼机仍以国外为主,我国通航整机制造规模尚小。

三是通航零部件制造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主要分为发动机、机身部件、航电系统和其它机载设备及零部件配套。整体上看,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许多国内大企业都进入了国家航空装备转包生产供应链,也为国际通航巨头转包生产飞机零部件;通航航电系统方面也有大量国内企业参与,主要集中于仪器仪表、传感器等。国内很多通航零部件制造商取得非关键零部件PMA认证,从事替换和改装件生产,在通航机载设备、内饰、座椅等非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并开始逐步向系统配套、集成化方面发展。


相关建议


一是联动通航核心制造企业,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加快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信部“未来十五年飞机制造行业发展规划”,以通航制造龙头企业为牵引,建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民航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管下,联动全国通航整机、零部件核心制造企业、维修公司及关联产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协会联盟等,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发挥平台作用,共同推进通用飞机制造关键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加快提升国产化水平。以加快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构建通用航空产业生态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快提升通用航空研发制造能力,加快建设通用航空协同发展体系、加快构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利用协会平台构建通航零部件制造集群。针对我国通航产业零部件制造系统配套不足,难以实现集成和模块化生产等系列问题,可通过协会平台,集中通航产业制造业优势资源,协调解决制造商小而散、制造企业各自为战、研制生产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布局等问题,促进以通航整机为牵引的零部件制造集群的建立。

以主力机型为牵引,确保足够的需求量以支撑国内零部件企业开展配套研制生产,建设国内通航零部件生产链、供应链。在发展整机生产的同时,同步进行航空器零部件设计与规划,从整体上对通航产业进行安排和布局,加强国内各零部件研制生产单位间的交流与协作,努力推出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的产品,如成套的机体结构、仪表显示系统、控制系统等,提升国内航空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资合作,引进、学习先进的零部件研制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是利用协会平台打造通航产业生态圈。通过协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加强通航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以通航龙头企业为牵引,以整机研发制造为核心,构建通航零部件配套、营销渠道及市场拓展、综合运营和服务保障等通航全产业链。以整机制造为牵引,带动并扩大发动机、机体结构、航电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同时推动系统设备、原材料等其他配套供应商研制生产,打造形成国内通航零部件、系统设备和原材料供应链;促进通航制造业与通航生态圈内部相关产业在技术、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联合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运用市场机制集聚优质资源,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融合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并完善通航产业链,构建合作共赢的通航产业生态圈。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