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践行共创共担共享,推动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形成“低风险、中回报、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私募机构。
浏览量:2909 2022-03-09 00:00:00 来源: 万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窗口”建设、“数字一号工程”,让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亮点频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助推“医疗资源”公开化、透明化、公平化建设,助力 “全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是医院信息系统逐步完善。目前大部分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使流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实现了医疗“一卡通”,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候诊提醒、院内导航、在线缴费、在线查阅打印报告、在线健康教育、自助打印清单等服务,为患者节省了大量时间。
智慧医疗建设的不足
二是“数字档案”建设耗时较长。数字档案的信息采集大部分都是人工处理,经历询问、记录和录入的过程,耗时长。大多数医院的MMC系统没有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连接,患者的检查数据需要重新录入,问卷调查模块也是使用纸质版填写后医务人员再手工录入或者入组患者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增加了信息错漏的概率。
三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智慧医疗的财政投入,同时出台一系列规划目标和指导实施意见,智慧医疗建设速度加快,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和监管群众及医疗工作人员的利益,保护患者个人健康数据和隐私安全,法律监管处于空白地带,政府审批、监管不到位,导致智慧医疗产业鱼龙混杂。
相关建议
一是打破“智慧医疗”跨界医疗资源共享的壁垒。“智慧医疗”建设要不断强化具体政策上支持,包括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着力发展优势医疗领域,整合医疗系统、医药企业、科技公司和患者群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共同推动,从单纯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针对不同类型、级别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打破壁垒、畅通渠道,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形成区域协同、机构协同、上下联动,构建一个集合人才培养、数据共享、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保支付结算等为一体的智慧医疗联合体。
二是打通“智慧医疗”患者健康档案管理“最后一公里”。“智慧医疗”在居民的健康监测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居民的健康档案,包括全部诊疗信息、体检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患病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健康居民,大数据技术通过集成整合相关信息,通过挖掘数据对居民健康进行智能化监测,并通过移动设备定位数据对居民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居民打通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呼吁完善“智慧医疗”相关政策法规。“智慧医疗”建设中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其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应对惠及全民的公共产品的智慧平台的投入产出、发展方向进行评估,不断完善现有平台的功能。其次,加强明确有关健康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保障智慧医疗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网络监督系统建设以防止数据的外泄或篡改。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与规范性来进一步推动和指导智慧医疗发展,保障群众和医疗工作人员的利益,使医疗服务和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化。